组合泵筒管式抽油泵是石油开采中关键的核心设备,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油井的采油效率和运行稳定性。由于长期工作在高压、高腐蚀性和高磨损的复杂环境中,泵筒、柱塞、阀体等核心部件容易出现磨损、变形或密封失效等问题。定期检测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隐患,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停产损失,同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。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,可以评估抽油泵的密封性、耐磨性、耐压性及材料性能,确保其符合生产要求和安全标准。
组合泵筒管式抽油泵的检测项目涵盖结构完整性、材料性能和功能性三大方向,主要包括:
1. 泵筒内壁检测:检查内壁的磨损程度、圆度及表面粗糙度,确保与柱塞的配合间隙符合标准;
2. 柱塞与泵筒配合间隙检测:测量柱塞外径与泵筒内径的匹配度,防止因间隙过大导致漏失;
3. 密封性能测试:验证阀座、阀球等密封部件的密封效果;
4. 材料强度与耐腐蚀性检测:分析金属材料的硬度、抗拉强度及耐硫化氢腐蚀能力;
5. 整体耐压试验:模拟实际工况下的压力载荷,评估泵体的承压能力。
完成上述检测需使用专业仪器:
- 内径千分尺/激光测距仪:用于高精度测量泵筒内径及柱塞外径;
- 表面粗糙度仪:量化分析泵筒内壁的加工精度;
- 压力测试系统:包含液压泵、压力传感器,模拟工作压力;
- 材料试验机:测试材料的拉伸强度、硬度(如洛氏硬度计);
- 金相显微镜/腐蚀试验箱:评估材料微观结构及耐腐蚀性能。
检测过程需遵循标准化操作流程:
1. 尺寸测量:在泵筒内壁选取多个截面,使用内径千分尺进行多点测量,计算平均值和偏差;
2. 间隙计算:通过柱塞外径与泵筒内径的差值确定配合间隙,对照API标准判断是否合格;
3. 压力测试:将抽油泵接入封闭系统,逐步加压至额定压力的1.5倍,保压30分钟,观察是否有泄漏或变形;
4. 材料分析:截取试样进行拉伸试验和硬度测试,同时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晶粒结构;
5. 耐腐蚀试验:在模拟腐蚀环境中浸泡72小时,检测材料质量损失率和表面形貌变化。
检测需符合以下国内外标准:
- API Spec 11AX:抽油泵及组件的设计与测试规范;
- SY/T 5059:石油行业管式抽油泵技术条件;
- ISO 10424-2:石油天然气工业井下设备性能测试要求;
- GB/T 28273:泵类产品通用检测方法。
检测报告中需明确标注依据的标准条款、检测数据及判定结论,确保结果可追溯。